<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今年夏天预计台风多、高温日多,面对极端天气上海为何“有底气”

        • 发布日期: 2021-06-23
        • 汛期将至,面对这个预期中多台风、多高温日的夏天,上海如何保障城市运行安全有序?

          从前,每逢大雨天祝先生都十分烦恼:不开车吧,容易被雨淋湿;开车吧,拥堵不说,还经常遇到积水路段。但近两年他发现,上海的路面积水情况明显有了改善,“好几次,路面刚有点积水的趋势,就看到工作人员已经赶到现场处置”。

          祝先生的感受并非个例。从去年夏天的台风到年底的寒潮,到前两月突发的冰雹,不到一年时间来,上海多次遭遇极端天气,每次都基本做到城市运转平稳、市民生活有序。

          转眼汛期又至,面对这个预期中多台风、多高温日的夏天,上海都做了哪些准备来保障城市运行的安全有序?

          “气象插件”接入指挥系统

          对上海这样一座超大城市来说,天气变化无疑会对城市运行产生巨大影响。没有越江大桥的年代,一场大雾就能让黄浦江轮渡停航,足以令半个上海的交通瘫痪。正因如此,研判和应对天气变化产生的影响,一直是城市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今年端午假期的最后一天上午,上海连续发布雷电黄色和暴雨蓝色预警信号。走进上海市城运中心,大屏幕上正实时显示着上海全域的气象实况,哪个区域正在下大雨,云团正朝哪个方向移动,一目了然。

          “上海一直非常重视极端天气中的联动机制,我们和各个委办局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市365bet电子游戏_365bet规则_365一直提款维护中相关负责人介绍。不过在以前,大家主要通过手机和电话沟通,而且仅是单方面通报气象信息,部门之间的业务还有些割裂,容易各自为战。

          2019年,上海率先提出城市运行要做到“一网统管”。2020年上半年,城运系统“气象插件”1.0版开发工作便基本完成,并陆续接入市防汛办防汛防台指挥系统、市应急局应急指挥综合平台、市公安局指挥系统等重要指挥平台。目前,“气象插件”即将升级到2.0版,数据分析由二维升至三维,功能更加齐全。

          和以往的口头描述、文字通报相比,“气象插件”不仅整合了精细到城市网格的三维天气实况、常规预报数据、预警等数据服务,以及气象实况、台风实况、历史台风路径、雷达及卫星云图等地图服务,还通过大数据打造“智慧气象”,构建了基于气象条件的“城市运行模拟器”,分析不同天气条件对城市运行可能造成的影响,提供风险提示产品。

          “有了这个系统,我们指挥中心可以实时监控重点区域的气象变化,在做出开闸之类的决策时,会更加科学精准。”市防汛办相关负责人说。

          数据和技术的融合,也倒逼了系统和制度融合,让上海的防汛减灾工作真正成为“一盘棋”。早在去年4月,市政府办公厅就出台了推进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市公安局、市水务局、市住建委等重点部门,以及全市16个区都与气象部门签署了合作协议,将“气象插件”嵌入了管理平台。

          数据赋能丰富应用场景

          2020年8月,台风“黑格比”影响上海。系统后台的预警声频繁响起,提示某处建筑工地存在安全隐患,或是轨交站点出现明显积水,工作人员随即通知具体负责人前往现场处理。

          这是气象智能化应用场景在“一网统管”框架下的首次实战。城市网格化管理风险预警场景实时生成网格化事件风险提示信息,建筑工地气象风险预警场景可以自动预警在建工地工程人员、工程质量安全风险,轨道交通气象风险预警场景则针对全市16条轨交线路413个站点,及时传输大风、强降水实时预警。

          “数据只是基础,‘一网统管’要真正在应对极端天气中起作用,关键还是要丰富应用场景。”在业内人士看来,“一网统管”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进步,更是城市管理理念的革新,从事后处置逐步转向事前预防为主。

          “夏天到了,雷电天气多发,对施工肯定会有影响。哪些工地受影响较大,工地上的风险点又在哪里?”市365bet电子游戏_365bet规则_365一直提款维护中减灾处副处长杨捷举例说,市365bet电子游戏_365bet规则_365一直提款维护中正在开发一个基于雷电自动预警的智慧工地服务场景,通过历史闪电监测、雷达数据和工地施工资料等建立模型,从而在雷电天气影响期间,根据工地所处位置、实时雷达反射率、闪电监测等数据,可以智能研判雷电可能造成的风险,自动发布、更新和解除雷电灾害预警,比推送预警信息给工地相关负责人,保障施工安全。

          前段时间,浦东新区多家医院都收到了一条信息,告诉他们近期天气变化剧烈,要做好老人慢阻肺多发的应对工作。接到信息后,医院和社区医生及时做好应对,提醒慢阻肺患者注意防范。

          这些充满人性关怀的提示信息能够发出,幕后功臣也与气象信息有关。天气变化对市民健康状况的影响不容小觑,除了保障城市运行平稳有序,接入“一网统管”系统后,健康气象也成了一项重点服务。目前,该场景已经在浦东新区率先投入使用,浦东新区气象和卫生部门联合向易感人群提供基于天气气候的感冒、儿童哮喘、慢阻肺疾病等健康气象风险预报,便于其采取针对性预防举措。

          “今年夏天预计高温日会比较多,结合大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出哪些区域中暑风险比较高,从而与民政部门合作,通过本市的综合为老服务平台向老年人群体提供针对性服务,相关部门在管理时也能做到有的放矢,更加高效。”杨捷说。(转载自上观新闻)




        上海市365bet电子游戏_365bet规则_365一直提款维护中官方网站  
        主办:上海市365bet电子游戏_365bet规则_365一直提款维护中办公室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蒲西路16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365bet电子游戏_365bet规则_365一直提款维护中
        电话:021-54896000 邮政编码:200030
        ICP备案号:京ICP备05004897号   Copyright©1997-2019 
        网站标识码:bm54090001 沪公安机关备案号3101040200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