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在中国365bet电子游戏_365bet规则_365一直提款维护中和省普查办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贵州省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要指示和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强化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注重统筹协调,把普查工作列入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有序推进贵州暴雨、干旱、高温、大风、冰雹、雷电、低温、雪灾等8种气象灾害的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圆满完成普查任务。
加强组织领导和技术支撑
为保障全省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顺利进行,省局成立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 总技术组、7个技术分组和1个信息技术组,明确任务分工,形成统一领导、上下贯通、分工协作、信息共享“1+7+3”的技术保障体系。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培训一千余人次,共争取贵州省财政普查经费2325.6万元。
印发《贵州省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结合贵州实际,编制了8类气象灾害16个调查、风险评估与区划技术规范。暴雨、高温灾害分布遴选区域站1979个、614个区域站10余年资料,开展危险性风险分析。基于“天擎”的气象集约化业务布局和我省本地化的技术规范,研发省级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收集系统及支撑系统,满足普查工作的常态化采集和实时评估需要,实现与中国局数据采集系统功能对接、数据互联互通。将普查工作与日常业务服务相结合,为省委省政府的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全面完成普查任务
致灾调查数据采集情况。2021年底全面完成贵州省9个市州92县(市、区)暴雨、干旱、高温、低温、大风、冰雹、雪灾、雷电共8类气象灾害致灾因子调查,全部数据通过中国365bet电子游戏_365bet规则_365一直提款维护中“气象灾害风险普查信息收集系统”录入上报,并通过系统“质检核查”功能模块检查。全省气象灾害致灾因子采集数据共计296833条(不含闪电定位资料)及2006-2020年的闪电定位有效数据共计6895017条。
数据质检工作开展情况。制定了《贵州省灾害普查数据人工质检技术规范》,保障人工质检工作顺利推进。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思路,及时组织完成省级人工集中质检工作,对问题数据建立问题台账,逐条解决,及时处理37635条疑误信息,完成4508个栅格文件,4410组矢量文件的图件类成果质检。
十五个试点县工作完成情况。2020-2021年,全面完成遵义市及15个试点县气象灾害致灾事件调查、气象灾害危险性评估,及播州、福泉和仁怀3个重点县(市)人口、GDP、农作物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向中国局上报132万余条致灾因子数据、256份危险性评估图件成果数据、222份风险评估与区划图件成果数据。
“一省两市” 、“一省一市”及其他市州普查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全国两个市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试点,省局将遵义市普查成果形成市级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样板,完成16份危险性图件成果制作和8种灾害报告编制,全面完成六盘水市县两级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及非试点区域市、县两级和省级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
业务系统建设情况。研发省级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采集和成果展示系统、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支撑系统。本地数据库系统融入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实现与国家级采集系统数据库的对接,形成上下的数据动态联动,采集系统基于“天擎”的加工流水线进行部署,完成风险普查相关省级资料注册72种,订制开发服务接口41个,支持所有资料基于MUSIC接口的查询、统计和下载,提供算法融入“天擎”的专题库直连服务,为下一步的风险灾害普查成果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深度融入普查工作。1人加入省普查办专班,1人入选省普查办专家顾问组组长,3人入选贵州“一省两市”试点评估与区划专项工作组,6人入选省普查办专家组(其中1人任副组长),承担全省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的技术指导和审查工作。参加省普查办组织的交流会和推进会10余次。1人入选中国局普查技术组专家。参加国务院普查办、中国365bet电子游戏_365bet规则_365一直提款维护中组织的技术研讨会、进展汇报会、推进交流会20余次。
强化区划工作标准化流程化。成立了普查工作区划技术组,依据致灾因子识别,分析数据特点,交叉验证优选插值方法,优化评估与区划过程,开展流程化研究,并由专人统一负责格网化、行政边界等数据处理、制图模板的制作、横向数据上报整理等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和图件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工作效率。
推进普查成果应用
按照“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原则,推动普查成果在我省气象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普查成果在“三个叫应”阈值修订、茶叶低温天气指数保险、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人影作业布局优化、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决策服务材料、气象服务手册编制等工作中得以充分应用。(李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