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气象科普

        气象专题

        公众互动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气象科普 »; 气象百科

        ​与气象谚语的难解难分

        日期:2022-11-02 10:28:32

        在气候认知的发展历程中,气象谚语可以认为是对气候最早的“感知”。二十四节气衍生出的气象谚语有不少起源于黄河流域,如“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相适”“立夏不下,小满不满,芒种不管”“立冬出太阳,今冬无雪霜”“落雪见晴天,瑞雪兆丰年”“阴年大雪南风,阳年芒种下好雨”“冬至阴天,来年春旱”等。它们朗朗上口,流传广泛,代代相传并延续至今。

        在农业技术不发达的古代,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指导意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意思是在“白露”节气种小麦太早,而到了“寒露”节气又太晚了,秋分时节正是黄河中下游冬麦区最佳播种时间。

        在秋分这一天,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秋季,冬小麦主要产区气温降到15℃至20℃之间,而这个温度正是冬小麦种植和生长的最佳时间。

        农业生产“看天吃饭”,古人在农业生产中就注意防范灾害。在黄河流域,流传着“小满不满,麦有一险”的谚语。到小满节气,小麦刚刚进入乳熟阶段,它的籽粒灌浆饱满,但还没有成熟,只是小满,“小得盈满即小满”。这时农民需防范“一险”——干热风。小满前后一般气温较高,如果有大风,往往就会形成干热风,导致小麦难以丰收。

        随着时代的变迁,二十四节气气象谚语走出黄河流域并得到广泛传播,内涵也愈加丰富。今天,二十四节气气象谚语功能性作用虽然逐渐弱化,但它们如同瑰宝般已深深地沉淀在民族的记忆中。(张明禄)

        (来源:《中国气象报》2020年10月22日四版 责任编辑:王美丽)